-01、太阳病,得之八九日,如疟状,发热恶寒,热多寒少,其人不呕,清便欲自可,一日二三度发,脉微缓者,为欲愈也。
-02、脉微而恶寒者,此阴阳俱虚,不可更发汗、更下、更吐也。
-03、面色反有热色者,未欲解也,以其不能得小汗出,身必痒,宜桂枝麻*各半汤。
桂枝(一两十六铢,去皮)芍药生姜(切)甘草(炙)麻*(去节)各一两大枣(四枚,擘)杏仁(二十四枚,汤浸,去皮尖及两仁者)
上七味,以水五升,先煮麻*一二沸,去上沫,内诸药,煮取一升八合,去滓,温服六合,本云桂枝汤三合,麻*汤三合,并为六合,顿服。将息如上法。
条分成了三小段,我们分开来讲。
-01、太阳病,得之八九日,如疟状,发热恶寒,热多寒少,其人不呕,清便欲自可,一日二三度发,脉微缓者,为欲愈也。
太阳病
说明是表证阳证。
得之八九日
一般太阳病到了七八天的时候,是一个关键节点,要么快要痊愈,要么恶化。很多人说,感冒不治,一个星期基本也能好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如疟状
疟状,定时的发冷发热,这种如疟状,和少阳病的往来寒热还不一样。少阳病的往来寒热是不定时的,是正邪进退的一种反应,我们后面还会专门讲。
发热恶寒,热多寒少
发热恶寒,还是表证,但它是热多寒少,也就是不怎么冷了,说明正气已经稍胜,津液不怎么虚了。
关于恶寒,我们前面条文已经讲过,病有发热恶寒者,发于阳也;无热恶寒者,发于阴也。只要有恶寒,就可以确定有表证。恶寒伴有发热,这是发于阳的太阳表证。只恶寒不发热,这是发于阴的少阴表证。
临床中我们可以通过恶寒的轻重多少,来判断表证的进退有无。
这里说热多寒少,不怎么恶寒了,一般有两种情况,病快好了,或者是病要传变了。
其人不呕
少阳病的四大证:往来寒热,胸胁苦满,默默不欲饮食,心烦喜呕。
医圣说,四大证不必悉具,只要出现一个,就可诊断病在少阳。
这里说其人不呕,说明没有传少阳。
清便欲自可
清便欲自可就是大小便正常,二便正常了,也没传阳明。
阳明,大便燥结,小便*赤,也没有。所以这个病即没传少阳,又没传阳明。
一日二三度发
一天只是发作二三次,说明这个病不能持续了。如果邪气盛,那么人是会一直的持续发热恶寒的。现在一日二三度发,和前面是照应的,说明邪气渐退,正气渐盛。
脉微缓者,为欲愈也
脉微缓,说明这个病现在平静。前面条我们讲,“脉若静者为不传,脉数急者为传也“。脉数急说明这个病正在发展变化,脉微见其缓弱,说明这个邪已经衰了。
关于脉微缓和脉数急,临床中经常容易判断错误。
遇到脉微缓了,往往认为气血不足。遇到脉数脉急,躁动不宁的脉,往往认为里面有热,是气血有富余,然后就用凉药寒药去清热,这是被假象迷惑了。
人正常的脉象,就应该是平和的,邪气盛的时候,往往才会脉象躁动数急,这是邪气亢盛的表现。
怎么判断到底是邪气盛还是气血充足而呈现出来的阳脉呢?这就要沉取一下。
如果是邪气盛,往往沉取空而无力,回弹力不足,说明血管里的血并不充足,只是病在发展变化,邪气盛才造成的轻取数急躁动,感觉像阳脉,其实不是。
如果是气血充足的阳脉,沉取有力,或回弹有力,说明血管里的血是充足的,这往往就有可能是阳脉。
判断阳脉还是阴脉,就是看血管里的血液多少。气血充足为阳脉,气血不足为阴脉。
现在出现脉微缓,再加上前面的症状表现,是脉证相应的,吻合的,这个脉微缓,如果沉取一下,应该是回弹有力的,说明邪气退,就要痊愈了。
-02、脉微而恶寒者,此阴阳俱虚,不可更发汗、更下、更吐也。
脉微而恶寒者
第二小段说的是另一件事。如果脉微了,这个时候其实就是沉取空而无力,回弹无力的情况,说明血管里血液不充足了,气血不足了,这就有点陷于阴证了,而且他还恶寒,这就是阴证表证了。
此阴阳俱虚
阴阳俱虚,说的就是血管里气血不足了,阴证了。
这里的阴阳,可以理解为轻取虚,沉取也虚。也可以理解为寸脉虚,尺脉也虚。表里俱虚。
不可更发汗、更下、更吐也
能量不足,先建立能量。这个时候不能用汗法,下法,吐法。
因为汗法,下法,吐法,都是耗伤津液的,这些方法,一般只有在阳证的时候,也就是呈现出阳脉,血管里血充足,人体气血能量充足的时候,才会用到。因为这些方法主要是攻邪,一般在攻邪的同时,还要加一些补津液的药。
比如桂枝汤发汗的同时,还要加甘草生姜大枣建中,一边攻邪发汗,一边建中补粮草。这还是在阳证的时候。
如果到了阴证的阶段,气血能量不足了,那么首要矛盾就是正气不足了,必须先建立能量,而不能再用汗,下,吐这些耗伤津液的方法。
-03、面色反有热色者,未欲解也,以其不能得小汗出,身必痒,宜桂枝麻*各半汤。
第三小段,又回到第一小段那边来说了。
面色反有热色者,未欲解也,以其不能得小汗出
面色反有热色,说明表证仍在,这是还没好,未欲解也。为什么呢?因为病患不能得小汗出。
病在表,气血津液都走到体表。但是他又不得小汗出,就会憋的脸红。古人叫做拂郁在面,阳气拂郁在表。出点汗,脸就不红了。
身必痒
身上还痒,这个信息至关重要。这说明汗已经到了皮肤下,水分堆积在皮肤里,要出汗却出不来,他就会发痒。
如果是麻*汤证,津液也是堆积在表,但是麻*汤证是一点汗都不出,津液堆积在表的多了,就会出现疼。
如果是桂枝汤证,汗出来了,他不会痒,也不会疼。
现在是身必痒,说明它介于汗与不汗之间。而且这种身痒,你可以扒开病患的衣服,他可能并没有皮肤病,但却感觉痒。这就是汗想出来又不能完全出来的情况,就会痒。
宜桂枝麻*各半汤
太阳病,汗出有桂枝汤,不汗有麻*汤,现在介于汗与不汗之间,怎么办呢?医圣说,不要紧,桂枝麻*各半汤。
从这一条,可以看出来《伤寒论》是多么的法度森严,不能有丝毫差错。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像法官判案,侦探破案一样,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。
像这种汗与不汗之间,你用桂枝汤,效果会不理想,用麻*汤,效果也不会理想,只有用桂枝麻*各半汤,才能十环命中,药到病除。
桂枝汤,是汗出过了,打过一仗了,没打赢,邪气已经深入到肌肉,所以说桂枝本为解肌。
麻*汤,是不出汗,正邪二气在皮肤表层严阵以待,城门未开,都堆积在体表了。
桂枝麻*各半汤,介于桂枝汤和麻*汤之间。就好像是城门没有完全开,但已经在城墙上开始放箭。
在这种汗与不汗之间,身必痒的情况下,就要用到桂枝麻*各半汤。
我们前面已经讲过,中医治病,是辨证施治,不是辨病施治。只看证,不看病名。
也就是说,只要有同样的证,不管它是什么病,用同样的方子都能治好。
比如我们知道,荨麻疹、带状疱疹之类的顽固性皮肤病,某医是没有特效药的。中医不管它是何种病毒,长何种疱疹,所有的疱疹其实就是本条所说的,湿气到了皮肤下出不来了,于是形成疱疹。再辨证如果是太阳证的话,我们就可以用桂枝麻*各半汤来治。
最后再提一下这个药的煎煮方法。
首先麻*要去节。麻*这个药,长的像竹子一样,一节一节的。我们麻*汤里要用麻*的茎,要把节去掉。因为虽然都是麻*,长在一棵植物上,但不同部位,疗效完全不同。
就好比当归这味药材,也分为当归头,当归身,当归尾。当归头以止血为主,当归身以补血为主,当归尾以破血为主。不同部位,效果不一样的。
麻*茎主发汗,麻*节主止汗,疗效也是截然相反。
第二个就是麻*要先煮,去上沫。去上沫的原因,主要是该沫令人心烦,缠脑袋,就是容易加快心跳次数,所以去之。一般用量小的时候,影响不大,不去也可。但用量大的时候,还是要去的。
中医博大精深,还有非常非常多的宝库等待世人去发现,现在总是习惯说中医不科学,其实只是目前的科学还解释不了中医。
比如现在研究麻*,就说有效成份是麻*碱,但麻*茎和麻*节都含有麻*碱,为什么效果不一样呢?包括当归,头身尾三部分效果也不一样。可见,中药在人体内所起的作用,绝不是简单的有效成份所能解释。
现在人们定义的所谓“有效成份”,还远远不是中药真正的全部的作用。
中药在人体起的作用,是这味药材多方面的气和味,也就是属性,共同所起的作用,是立体的,高维度的。而如果多味中药配伍在一起,则又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奇妙无穷。单单研究一个有效成份,是片面的,低维度的,如何能解释通呢?
一个是单一成份,单一分子,是局部的。一个是气与味共同作用在一起的整体。局部可以反映部分整体,但显然不能完全代表和描述整体。我们的研究方向,完全是背道而驰。
中医本来的思维,是让你跳出局部,着眼于整体,甚至让你跳出人体本身,着眼于天地和宇宙。站在更高处的高维度,去解决更低处的低维度的问题。居高临下,信手拈来。
现在研究中医的思路,则是抛开整体,去研究细枝末节的局部,局部更局部,研究到细胞还要再研究分子原子,却完全失掉了整体观,与那些治不好病不入流的某医混迹在一起,丢掉自己的金银财宝,去捡别人的破铜烂铁,实在是可笑可叹可悲。
守一同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