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黄

首页 » 常识 » 诊断 » 收集罗列市面上有的经方中成药附六经辨
TUhjnbcbe - 2021/8/18 5:22:00

01

阳证类

一,桂枝合剂,桂枝颗粒

二,桂*清热颗粒(大青龙汤)

三,麻杏止咳片(糖浆,合剂)(麻杏石甘汤)

四,葛根汤颗粒(片,合剂)

五,小青龙合剂(颗粒)

六,桂龙咳喘宁胶囊(片)(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小陷胸汤加炒苦杏仁)

七,小柴胡颗粒(丸,片,胶囊)

八,大柴胡颗粒

九,苓桂咳喘宁胶囊(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味)

十,风寒感冒颗粒(麻*汤加味)

十一,玄麦甘桔颗粒(桔梗汤加味)

十二,抗病毒口服液(白虎汤加味)

十三,感冒疏风片(麻桂各半汤加独活防风谷芽)

十四,葛根芩连片(微丸)

十五,小儿咳喘灵颗粒(看似[麻杏甘石汤]与[银翘散]的合方加减,但不推荐)

十六,小儿柴桂退热颗粒(口服液)(柴胡桂枝汤、桂枝加葛根汤主药柴胡、*芩、桂枝、白芍、葛根加浮萍、蝉蜕)

十七,清肺消炎丸(麻杏石甘汤去甘草,加地龙、牛蒡子、葶苈子、牛*、羚羊角)

十八,止嗽立效丸(麻杏甘石汤加罂粟壳,葶苈子,莱菔子)

02

阴证类

一,桂附地*丸(肾气丸)

二,鳖甲煎丸

三,*芪建中丸(*芪健胃膏)

四,小建中片(颗粒,胶囊)

五,乌梅丸

六,大*蛰虫丸

七,归芍调经片(胶囊)(当归芍药散加柴胡)

八,五苓散(胶囊、片)

九,香砂胃苓丸

十,*参理中丸

十一,附子理中丸

十二,桂附理中丸(参桂理中丸)

十三,胃立康片(四苓散合吴茱萸汤加味)

十四,宁神灵颗粒(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人参,茯苓)

十五,金嗓利咽丸(半夏厚朴汤加味)

十六,尪痹颗粒(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)

十七,温经养血合剂、参桂调经丸(温经汤)

十八,炙甘草合剂(养心定悸胶囊)(炙甘草汤)

十九,酸枣仁合剂(酸枣仁糖浆,安神胶囊)

二十,脑乐静糖浆(胶囊)(夜宁颗粒)(甘麦大枣汤)

二十一,坤泰胶囊(*连阿胶汤)

二十二,四逆散(气滞胃痛颗粒)

二十三,茵栀*(茵陈蒿汤加减)

二十四,(同仁)牛*清心丸(薯蓣丸加镇静安神药)

二十五,麻仁丸(软胶囊)(麻仁滋脾丸)

二十六,暖宫孕子丸(胶艾汤加味)

二十七,寒喘丸(射干麻*汤)

二十八,舒胆片(大承气汤合茵陈蒿汤)

二十九,妇科养荣丸(胶囊)(胶艾汤加味)

三十,枳术宽中胶囊

三十一,延参健胃胶囊(半夏泻心汤)

三十二,丁蔻理中丸(理中丸加公丁香白蔻仁)

三十三,桂枝茯苓丸(胶囊)

三十四,胆石利通片(硝石矾石散加味)

三十五,一清颗粒(胶囊,软胶囊)(大**连*芩泻心汤)

三十六,虚寒胃痛颗粒(*芪建中汤加高良姜,*参)

三十七,芪葛颗粒(*芪桂枝五物汤加味)

三十八,桂芍镇痫片(柴胡桂枝汤)

三十九,参芪健胃颗粒(*芪建中汤合苓桂术甘汤加蒲公英、紫苏梗、海螵蛸、山楂、木香等)

四十,康妇炎胶囊(薏苡仁败酱草散合当归芍药散加味)

四十一,妇炎康复片(薏苡仁败酱草散加柴胡、*芩、陈皮、赤芍)

四十二,胃炎康胶囊(桂枝加芍药汤去生姜、大枣,加良姜、柴胡、*连)

四十三,调经丸(温经汤加减)

四十四,达立通颗粒(四逆散合小柴胡汤化裁加味)

四十五,补虚通瘀颗粒(*芪桂枝五物汤加丹参、红参、刺五加)

四十六,舒心宁片、丹蒌片(瓜蒌薤白汤加味)

四十七,复方白头翁片(白头翁汤加白屈菜止痛,*连、*柏全用小檗碱代替(本人很反对这种自作聪明的代替法,有效成分和生药能是一回事吗?!))

四十八,益脑胶囊(《千金》定志小丸、枕中丹合生脉饮加味)

四十九,正天丸(麻*附子细辛汤合桃红四物汤加钩藤、白芷、鸡血藤、羌独活、防风等)

五十,摩罗丹(当归芍药散合百合乌药汤(《时方歌括》)加鸡内金、地榆、三七、九节菖蒲、麦冬等)

五十一,眩晕宁片(泽泻汤、二陈汤、二至丸合方加牛膝、菊花)

五十二,安神温胆丸(《外台秘要》温胆汤加人参、酸枣仁、五味子、熟地*、远志、朱砂、大枣)

五十三,温肾前列胶囊(济生肾气丸加虎杖、瞿麦、萹蓄、淫羊藿)

五十四,前列舒丸(肾气丸合桂枝茯苓丸去芍药,加薏苡仁、冬瓜子、韭菜子、淫羊藿、苍术、甘草)

五十五,宫瘤清胶囊(大*蟅虫丸加枳实、牡蛎、蒲*,去蛴螬、干漆、杏仁、虻虫)

五十六,小儿厌食颗粒(理中汤去甘草,加胡*连、砂仁、槟榔、山楂、山药)

五十七,茵陈五苓糖浆(原方,专治肝胃湿热、湿重于热、*疸)

五十八,固肠胶囊(乌梅丸去细辛、附子、人参、当归,加赤石脂、肉豆蔻、五倍子、吴茱萸、煅牡蛎、炙厚朴、建曲、诃子、川芎)

五十九,利胆排石片(大承气汤加茵陈、*芩、金钱草、郁金、木香、槟榔)

六十,厚朴排气合剂(小承气汤(厚朴三物汤)加木香)

六十一,健肝乐颗粒(芍药甘草汤)六十二,坤泰胶囊(*连阿胶汤)

一、忠实于原方成分和比例,

原方原名?

桂枝汤——桂枝颗粒?

葛根汤——葛根汤颗粒?

小青龙汤——小青龙颗粒?

五苓散——五苓胶囊?

茵陈五苓散——茵陈五苓丸?

麻子仁丸——麻仁丸(胶囊)?

小柴胡汤——小柴胡丸(颗粒、胶囊、片)?

桂枝茯苓汤——桂枝茯苓丸(胶囊、片)?

理中汤——理中丸?

葛根芩连汤——葛根芩连丸(颗粒、胶囊、片、口服液)?

炙甘草汤——炙甘草合剂?

小建中汤——小建中颗粒(胶囊、片)?

*芪建中汤——*芪建中丸?

大*蜇虫汤——大*蜇虫丸?

鳖甲汤——鳖甲煎丸?

薯蓣丸——薯蓣丸??

中成药运用书籍:

二、忠实于原方成分和比例,方名有变?

麻杏石甘汤——麻杏止咳片?

柴胡桂枝汤——桂芍镇痫片?

射干麻*汤——寒喘丸?

*芪建中汤——*芪健胃膏(补气温中,缓急止痛,用于脾胃虚寒,腹痛拘急,心悸自汗,并用于胃、十二脂溃疡,胃肠功能紊乱。)?

大**芩*连泻心汤——三*片、一清胶囊?

当归生姜羊肉汤——归羊冲剂?

芍药甘草汤——健肝乐颗粒??

三、在原方基础上作了化裁?

麻杏石甘汤——小儿清肺止咳口服液、小儿咳喘灵口服液、儿童清肺口服液、四愿堂儿童清肺丸、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、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?

桂枝加葛根汤——表虚感冒颗粒?

麻*桂枝各半汤——感冒疏风颗粒?

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小陷胸汤——桂龙咳喘宁胶囊?

茵陈蒿汤——茵栀*胶囊(片、口服液、注射液)、*栀花口服液?

柴胡加龙骨牡蛎汤——宁神灵颗粒(是国医大师张琪研制的头痛类非处方药)?

小柴胡汤加青蒿——少阳感冒颗粒?

柴胡和*芩——柴*颗粒?

麻子仁丸——麻仁滋脾丸(麻仁滋脾丸是麻子仁丸加当归、郁李仁,原方用治脾约,故名滋脾丸,润肠泄热,行气通便,用于虚人及老人肠燥便秘,习惯性便秘,产后便秘,痔疮术后便秘属于胃肠燥热,大便干结,小便频数者。)?

肾气丸——金贵肾气丸、六味地*丸

乌梅丸:

【成
  份】乌梅肉、*连、*柏、附子(炙)、干姜、桂枝、细辛、青椒(去目)、人参、当归。

【性
  状】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;味微甜、苦、酸。

 温脏安蛔。用于治疗蛔厥,久痢,厥阴头痛,或脾胃虚引起之胃脘痛,肢体瘦弱。

葛根芩连片

【成
  份】葛根、*芩、*连、炙甘草。

解肌,清热,止泻。用于泄泻腹痛,便*而粘,肛门灼热。

口服,一次3-4片,一日3次。

附子理中丸(理中丸与四逆汤合方)

温中健脾。用于脾胃虚寒,脘腹冷痛,呕吐泄泻,手足不温。

口服,一次8-12丸,一日3次。

桂枝茯苓胶囊

活血、化瘀。用于妇人淤血阻络所致经闭,痛经,产后恶露不尽,子宫肌瘤,慢性盆腔炎包块,痛经,子宫内

口服,一日3次,一次3粒。饭后服。经期停服。疗程3个月,或遵医嘱。

桂枝茯苓丸

活血,化瘀,消癥。用于妇人宿有癥块,或血瘀经闭,行经腹痛,产后恶露不尽。

口服,一次1丸,一日1~2次。

大*蜇虫丸

活血散瘀,通经消痞。用于淤血内停,腹部肿块,肌肤甲错,目眶黯黑,潮热赢瘦,经闭不行。

口服,一次1—2丸,一日1—2次。

三*片

清热解毒,泻火通便。用于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、口鼻生疮、咽喉肿痛、牙龈肿痛、心烦口渴、尿*便秘。

口服。一次4片,一日2次,小儿酌减。

小青龙颗粒

解表化饮,止咳平喘。用于风寒水饮,恶寒发热,无汗,喘咳痰稀。

开水冲服,一次6克(无糖型)或一次13克(含糖型),一日3次。

小青龙合剂

解表化饮,止咳平喘。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恶寒发热,无汗,喘咳痰稀。

口服,一次10~20毫升,一日3次,用时摇匀。

金匮肾气丸:其中多了车前子、牛膝济生八味丸:其中桂枝改为了肉桂。

桂龙咳喘宁胶囊

桂枝、龙骨、白芍、生姜、大枣、炙甘草、牡蛎、*连、法半夏、瓜蒌皮、苦杏仁(炒)
  

上十一味,桂枝与部分白芍粉碎成细粉,过筛,混匀;剩余的白芍与其余生姜等九味加水煎煮三次,第一次2小时,第二次1小时,第三次半小时,合并煎液,滤过,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.25~1.30(60℃),加入上述细粉,混匀,低温干燥,粉碎成细粉,过筛,混匀,装入胶囊,即得。

脑乐静(糖浆或胶囊)

甘草浸膏、大枣、小麦。

本品为淡棕色的粘稠液体;气微,味甜。

本品为失眠类非处方药药品。

养心,安神。用于精神忧郁,烦躁失眠。

口服,一次30毫升,一日3次。

偶有面红、轻微胃肠不适,可减量或停药处理。

附:六经辨证提纲辨证运用

一:“太阳之为病,脉浮,头项强痛而恶寒。”1

这14个字就是“太阳病”提纲,即“表阳证”。记住“太阳病”是以9个字“脉浮,头项强痛而恶寒”为特征。临床上无论什么病,哪怕是西医诊断的癌症或什么炎症等等病,只要有“脉浮,头项强痛而恶寒”就可以按照中医理论诊断为“太阳病”、即“表阳证”而不会有错,治疗也肯定有效。千万记住中医是“对病证下药”,绝不是“对病名下药”。中医特色是“辨证论治”,不是“看病名论治”。

二:“阳明之为病,胃家实是也”。

这10个字是“阳明病”提纲,其实就3个字“胃家实”。临床见到病邪在胃肠,按压硬满有抵抗或疼痛,就可诊断为“阳明病”、即“里阳证”。

记住还有一条:“阳明外证云何?答曰:身热汗自出,不恶寒,反恶热也。”

“胃家实”是“阳明腹实证”,“身热汗自出,不恶寒,反恶热”是“阳明病外证”。凡病见此外证者,也应诊断为“阳明病”。

三:“少阳之为病,口苦,咽干,目眩也。”

这12个字是“少阳病”提纲,其实就6个字“口苦,咽干,目眩。”这是“半表半里阳证”。只要有此证,就可诊断为“少阳病”。

四:“太阴之为病,腹满而吐,食不下,自利益甚,时腹自痛。若下之,必胸下结硬。”

这一大段话是“太阴病”提纲。有5个要点:1、腹满而吐;2、食不下;3、自利益甚;4、时腹自痛;5、若下之,必胸下结硬。这是“太阴病”即“里阴证”,见此一系列证候即可诊断为“太阴病”。千万记住这里的“腹满”是“虚满”,与“阳明病”的“胃家实”的“实满”不同,“若下之,必胸下结硬。”

五:“少阴之为病,脉微细,但欲寐也。”

这12个字是“少阴病”提纲,其实就6个字“脉微细,但欲寐”,这是“少阴病”,即表阴证。这是对照“太阳病”而言,只要有“脉微细,但欲寐”表阴证,就可诊断为“少阴病”。

六:“厥阴之为病,消渴,气上撞心,心中痛热,饥而不欲食,食则吐蛔,下之利不止。”

这一大段话是“厥阴病”提纲。“厥阴病”是“半表半里阴证”。有6个要点如上所述。只要有这一系列病症,就应诊断为“厥阴病”,即“半表半里阴证”,千万记住,治疗“半表半里阴证”时绝对不可用“下法”。

六经提纲

一曰太阳病,以脉浮、头痛、项强、恶寒8字为提纲。以恶寒2字为病情。二曰阳明病,以胃家实3字为提纲,以恶热2字为病情。三曰少阳病,以口苦、咽干、目眩6字为提纲,以喜呕2字为病情。四曰太阴病,以腹满而吐,食不下,自利益甚,时腹自痛,若下之,必胸下结硬23字为提纲;以食不下3字为病情。五曰少阴病,以脉细微,但欲寐6字为提纲,以但欲寐3字为病情。六曰厥阴病,以消渴,气上冲心,心中痛热,饥而不欲食,食则吐蚘,下之利不止24字为提纲,以不欲食3字为病情。

太阳经证

太阳一经,经证有:伤风证、伤寒证、伤风寒证,腑证有:蓄尿证、蓄血证、蓄热证、癃闭症。

1、经证,脉浮头痛项强恶寒发热是也。

2、伤风桂枝汤。脉浮头痛项强恶寒发热兼自汗恶风者。

桂枝汤:桂枝、芍药、甘草、生姜、大枣

3、伤寒麻*汤。脉浮头痛项强恶寒发热兼无汗者。

麻*汤:麻*、桂枝、杏仁、甘草

4、伤风寒大青龙汤。脉浮头痛项强恶寒兼壮热烦躁脉浮紧者。

大青龙汤:麻*、桂枝、杏仁、生姜、大枣、石膏

5、腑证者五苓散。口渴而小便不利者。

五苓散:猪苓、茯苓、白术、泽泻、桂枝

6、蓄尿五苓倍桂。小腹作满。

7、蓄热五苓去桂加滑石。小腹不满,口渴溺赤。

8、蓄血五苓加桃仁、红花、当归、万年霜。小腹硬满。

9、癃闭补中益气汤。尿不得出。

补中益气汤:*芪、*参、甘草、白术、当归、升麻、柴胡、陈皮、生姜、大枣

10、三阳经同病桂枝汤加葛根(入阳明经)、柴胡(入少阳经)。

11、太阳阳明经同病桂枝加葛根汤。

12、三阳经与太阴经同病桂枝汤加葛根、柴胡合理中汤。

13、太阳经与少阴经同病麻*附子细辛汤。

14、太阳当汗而不汗,表里不通壮热烦躁者桂枝加葛根汤。

15、过汗而致汗不止者桂枝加附子汤。

16、下后而致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。

少阴经

少阴一经,有经证、有协火证、有协水证。

1、经证麻*附子细辛汤。脉细微但欲寐。

2、协火证*连阿胶汤。心烦不眠,肌肤干燥,小便短而咽中干。

*连阿胶汤:*连、*芩、阿胶

3、协水证四逆汤。目瞑卷卧、声低息微、少气懒言、身重恶寒、四肢逆冷。

阳明经

阳明一经,有经证、有里证(腑证较轻者)、有腑证(腑证较重者)。

1、经证葛根汤。前额连眼眶胀痛,鼻筑气而流清发热而不恶寒。

葛根汤:葛根、麻*、桂枝、芍药、甘草、生姜、大枣、

2、里证(腑证较轻者)白虎汤。口燥心烦,汗出恶热、渴欲饮凉

白虎汤:石膏、知母、甘草、粳米

3、腑证(腑证较重者)大小承气汤。张目不眠、声音洪亮、口臭气粗、身轻恶热。

大承气汤:大*、枳实、厚朴、芒硝

小承气汤:大*、枳实、厚朴

太阴经症

太阴一经,有经证,有五饮证,有着痹、行痹,有阳*、阴*证。

1、经证理中汤。腹满而吐、食不下、时腹自痛、自利益甚、手足自温。四肢禀气于胃,邪犯脾未犯胃,故虽吐利而手足尚温。

理中汤:人参、干姜、白术、炙草

2、太阳经误下桂枝倍芍药汤。寒邪陷入太阴之内(三阴证原不在发汗之列,不该用桂枝,此方用桂枝仍是复还太阳之表也)。

3、五饮证从水湿论治,用健脾、温中、除湿、行水、燥脾之法。

4、行痹、着痹。赤热肿痛,手不可近法宜清热润燥。若忽肿起,不赤不痛,则为溢饮所致,又当温中除湿。

5、阳*、阴*。*者土之色,为湿热蒸动土象外呈,故周身皮肤尽*。阳*茵陈五苓散,阴*附子理中汤加茵陈。

茵陈五苓散:茵陈、白术、赤茯苓、猪苓、泽泻、桂枝

附子理中汤加茵陈:附子、人参、干姜、白术、炙草、茵陈

少阳经证

少阳一经,有经证、有腑证、有半表半里证。

1、经证小柴胡汤。头痛在侧、耳聋喜呕、不欲食、胸胁满、往来寒热。

小柴胡汤:柴胡、*芩、人参、半夏、炙草、生姜、大枣

2、腑证*芩汤。口苦咽干目眩。

*芩汤:*芩、芍药、甘草、大枣

3、半表半里证(疟疾)。如寒热相等,即用柴胡、半夏、益智仁、牡蛎、茯苓、常山(治疟)、草果(治疟)、甘草。发热时间长,热重则加知母、石膏。发冷时间长,则加生姜。

厥阴经

厥阴一经,有经证,有纯阳证,有纯阴证,有寒热错杂证。

1、经证当归四逆汤、乌梅丸。消渴、气上撞心,心中热痛,饥而不欲食,食则吐蛔,下之则利不止。

当归四逆汤:当归、桂枝、芍药、细辛、甘草、通草、大枣

乌梅丸:乌梅、细辛、干姜、*连、当归,附子、蜀椒、桂枝、人参、*柏

2、纯阳证上攻则为喉痹用*连二冬阿胶鸡子清,下攻则便脓血(有似阳明腑证)用*连二冬阿胶鸡子*。此润燥救阴之意。

*连二冬阿胶:*连、*芩、阿胶、白芍

3、纯阴证四逆汤。目瞑卷卧,身重懒言,四肢逆冷,爪甲青黑,腹痛拘急。

4、寒热错杂证大剂回阳少加*连汁。

回阳饮:附子、干姜、甘草、肉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1
查看完整版本: 收集罗列市面上有的经方中成药附六经辨